课程论文
周天霖-简论比特币的虚拟价值与利弊

简论比特币的虚拟价值与利弊

一. 何为比特币
    2008年,中本聪(化名)在一个密码学网站的邮件组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1】,描述了比特币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开创了比特币P2P开源用户群节点和散列函数系统,从此,其对等网络和它的第一个区块链开始运行,他发行了有史以来的50个比特币。一年后,在比特币论坛上,用户群自发交易中,产生了第一个比特币公允汇率。该交易是一名用户发送10,000比特币,购买了一个披萨饼。目前,比特币最为主要的参考汇率是Mtgox交易所内比特币与美元的成交汇率。
二. 比特币的特点与社会态度
    比特币的主要特点特点有:
    1.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而传统电子货币都有一个中心的服务商。这使得比特币不存在一个单独的漏洞可供击溃,系统较为稳定。
    2.比特币的账户是匿名的。但是因为交易历史是完全公开的,投入足够的人力和时间,通过交易链原则上可以追溯到实名用户。
    3.比特币的存量有限,不能随意增发,而传统电子货币都可以无限增发。这一特点使得比特币的持有价值较高。但
    4. 比特币的代码是开放的,而传统电子货币都是封闭的。商家、消费者、投资者和服务商,能够围绕这套开源体系创建起非常丰富的服务和金融体系。
    比特币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并没有一个基于信用体系的类似于央行的监管和发行的机构。每一个用户都共同“监管”着每一笔交易,甚至从比特币诞生以来每一笔交易都记录在每一个客户端之中。货币的发行量是被设计好的2100万,并且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其增长速度。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所以几乎无任何中间费用,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拥有传统货币无可比拟的快捷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比特币“或具有长期的承诺”,也能够某一天“促进更快速、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支付体系”【2】。而中国政府则对比特币持保守态度,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并向记者回答有关问题,称“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3】
    现阶段,比特币的价格并不稳定,所以
三. 比特币的价值与虚拟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在马克思生活的十九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之下,由于社会上的商品主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但是,自然的资源的价值与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重要的非劳动生产的商品,如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让马克思的理论需要补充和完善。对此,不同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尝试用我们在课堂中了解的虚拟价值的观点来解释比特币为何有价值的的问题。
    在现实社会使虚拟价值成立的基本要素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并与此相对应产品也分为三种类型【4】:
    1、无载体衍生的虚拟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是指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附载在有形的物质产品上的价值,而虚拟价值所考察的价值有些则是非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附载在无形产品上的价值,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第三产业中的劳务产品;品牌、信息、网络技术产品等。由于这些产品不仅本身就不是“劳动产品”,而且其载体也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因此,其虚拟性就具有两重性,即多了一重在视觉上的虚拟性
    2、非劳动衍生的虚拟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不仅一定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而且必须是劳动产品。虚拟价值所考察的价值有些是以物质为载体,但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不属于劳动价值范畴的价值,其虚拟性是非劳动所衍生出来的。这类产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比如土地、森林、矿产、河流等等自然物质;和自然资源相关的产品,如农产品,一部分工业品和房地产产品中的部分价值;具有不可再生性或独一无二性的产品,如古董、不同区位的房地产产品,机器人产品,比如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中完全是自动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包含部分劳动价值的内容,但是由于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其虚拟价值主要是个别劳动创造的价值低于实际的社会价值而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或者直接加价,其价值决定不是由生产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3、产权分离衍生的虚拟性。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后作为所有权的法律凭证的价值是虚拟的。这类产品主要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金融产品,一种房地产产品。金融产品主要以股票、证券为最典型,其价值的虚拟性表现为:,股票证券等本身没有劳动价值内涵,其收益是根据在未来获得的预期收益计算得出的,价值也是虚拟的,其交易收益由于没有任何预期收益作支撑,就更是虚拟的。房地产产品和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的虚拟性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得土地与股票相同,地租是其所有权凭证的收益,其虚拟性无庸赘述,其次是房地产的租赁行为,其所有权的收益同地租相似,再次,房地产证券化产品同股票证券产品一样。
    比特币作为金融产品显然属于显然产权分离衍生的这一类。然而它诞生的时候并不像股票、证券等代表根据在未来获得的预期收益计算得出的收益,甚至它只是一群极客的小玩具而已,不代表任何价值。是什么让它在短短几年内价值从一万比特币买一个披萨到现在的一比几百美元?显然是从第一个完成交易的两个人开始这种本身不具有价值的货币就开始代表了有劳动价值物品(披萨)的一种货币,也具有了产权分离衍生的虚拟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和国家发行的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有人承认,那么它就有价值,有越多人承认它,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越高。那么它的价值又会大幅波动呢?
    比特币的虚拟价值与一切货币的价值一样都是与承认它的人所承认多少具有劳动价值物品的量所决定的。所以与任何货币一样,持有者对其的信心很重要。一般的货币的发行者是国家,其信誉一般与其国内形势,国家地位,政府运营情况等等方面有关。由于国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行单位,所以一般货币的汇率短期内不会大幅变换。而比特币并没有一个央行一样的中心化点存在,更容易受各方面影响,比如说各种负面或正面的新闻的影响,又或者是新的消费渠道对其的承认。比特币的特点与其说是一种货币,不如说是一种网络中的虚拟黄金,总数是确定的,可以随意切割,不会磨损,甚至其产生方式都是“挖矿”。长期来看只要能保证越来越多的人去承认使用它,那价格一定是增长的,而由于比特币的特性这是可以预见的。
四. 比特币的前景
    比特币可能成为现代货币么?
    从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到,比特币同时兼具现代法定货币与贵金属的部分特性,那么,它可以被视为新的现代货币么?
    答案是否定的,因其不具备现代货币一项重要功能——信用的扩张。
    现代货币体系中,货币除满足一般的交易性需求外,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职能,即资源的跨期分配——通过借贷行为在拥有闲置资源及需要资源的主体之间搭桥牵线。借贷本质上是信用的扩张,会导致经济体中货币总量的成倍放大。
    由于比特币的算法决定了其有限的总量,到2140年之前总额只能达到2100万,它无法承担这一职能。故而,比特币更类似于一种物物交易的媒介,而无法成为现代货币,自然也就无法在现代货币体系中寻找到一席之地。
    比特币的内在缺陷
    除无法成为现代货币外,比特币还存在着一项内在缺陷——有限的比特币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而天生具有通缩的倾向。从理论上来说,比特币结算规模的扩大存在着如下的负反馈系统,使得其应用规模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
    当结算规模扩大时,由于比特币的量无法保持同步增长,其单价将上升,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当预期单价上升时,将持有比特币而非将其交易出去,这将降低结算的规模。
    这一负反馈系统实际上就是比特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如下图:

    比特币的供给与需求将在某一结算规模和单价处取得均衡。不过,考虑到比特币的总量有限,若人人都因预期比特币升值而选择持有囤积,有价无量?这或许将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击鼓传花游戏,成为爆炒的投机品种,从而失去了其原本的稳定性和制造初衷。当比特币因投机性而失去了信用,则就彻底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了。
综合来看,虽然比特币取得了表面上的成功,但并不意味它有成为广泛使用货币的潜质,虚拟货币要要成功还需要更先进成熟的模式。我国政府对于比特币保守的态度还是比较有道理的。但民间的投资行为还是需要更为理智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Nakamoto, Satoshi.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24 May 2009 [14 December 2010]
    2. 《合法性被承认比特币疯涨至900美元》http://www.022net.com/2013/11-20/493353303274035.html
    3. 央行就比特币相关事宜答记者问
    4. 《虚拟价值理论及现代性分析》–马艳